时间: 2024-05-18 10:19:43 | 作者: hth华会育app下载
随着质量强省建设工作的全面展开,浙江各地掀起了一股建设质量强市(强县、强区)的新浪潮。而素以钱江大潮而盛名天下的海宁市,更是勇当质量强市建设弄潮儿。早在2007年11月就提出并着手实施“质量强市”战略,通过3年多的建设,海宁“大质量”工作格局已形成,产品、工程、质量、环境四大质量总体水平提升到新的高度,工业产品质量抽检合格率和服务的品质满意率持续保持在90%以上,建设工程、交通工程、水利工程的验收合格率均达到100%,环境质量方面已全面完成“十一五”减排任务。在产业高质量发展方面,全市共有近500家企业通过质量体系认证、45家企业通过标准化良好行为认定、11家企业通过计量检测体系确认,有近100家企业导入卓越绩效管理、5S现场管理等质量管理先进模式;全市已成功创建嘉兴市级以上名牌产品99个、出口名牌12个、著名(驰名)商标189个,总数列嘉兴各县(市、区)前列。海宁传统产业和特色产业如皮革、经编、家纺、太阳能等在全国乃至世界同行业的地位明显提升。
海宁市质监局局长方家欢和记者说,从3年多的实践来看,海宁质量强市建设能取得今天的成果,根本在于海宁市委、市政府把质量建设作为地方发展的基础,着眼大局,创新理念谋划质量政策和工作机制。
2007年11月,海宁市在对“质量强市”的理论依照、现实基础、形势分析、目标需求、推进机制和工作设想开展了细致研究后提出实施“质量强市”战略的初步构想,将产品质量、工程质量、服务的品质、环境质量“四大质量”统一纳入“质量强市”战略,作为全市“两创”总战略的有机组成部分,加以综合规划。2008年海宁市两会《政府工作报告》又把实施“质量强市”战略纳入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总体设计予以推进。市政府成立由市长任组长,21个有关部门分管领导为成员的海宁市质量强市战略实施工作领导小组。2008年5月,市政府出台《关于质量强市战略的实施建议》,纵向确定“四大质量”目标任务和推进步骤,横向确立比学赶超目标县市,并进行责任分解。实施意见要求全市上下全面树立转型升级质量是关键、比学赶超质量是根本、构建和谐质量是基础的“三个理念”,实现全市产品质量、工程质量、服务的品质、环境质量的大提升。
为做到质量工作制度化,海宁市从2009年起把“质量强市”工作纳入市委、市政府对12个相关职能部门以及11个镇(街道)年度工作目标责任考核,编制并下发《镇(街道)质量强市目标责任制考核细则》,分23项内容做量化考核。另一方面,市政府每年定期召开有市“四套班子”、质量强市工作领导小组21个组成部门的主要领导和各镇(街道、开发区)主要负责人参加的“质量强市”战略工作会议对各个阶段工作进行部署。2009年以来,海宁市还先后十次召开质量强市联席会议,解决质量强市推进过程中碰到的难点问题,并按照质量强市工作检查制度要求,分季度组织明查暗访,采取听汇报、查阅文件资料、现场检查等形式,对各镇(街道)质量强市工作机构和工作机制的建立和执行情况、年度工作目标任务的计划定制和工作进度完成情况、质量强市工作措施执行及取得的绩效情况等方面做检查。
翻看海宁质量强市工作台账,记者发现,政策保障体系化是海宁质量工作又一大特点。海宁市设立实施了“质量强市”战略三大核心奖项——“市长质量奖”、“标准创新贡献奖”、“区域名牌奖”。对获得“市长质量奖”的,一次性给予20万元以内奖励;对获得海宁市、嘉兴市、省、国家“标准创新贡献奖”的企业(机构),分别一次性给予5万、10万、20万、50万元以内补助。对首次获得省级“区域名牌”给予20万元的奖励。同时,把“四大质量”一系列奖励扶持政策统一纳入2009年新修订的《促进海宁经济又好又快发展若干政策意见》。2009年以来,该市财政落实涉及产品质量工作奖励共877万元。
虽然只是一个县级市,但是海宁质检技术机构的实力确实响当当,这里已经建成了“以国家中心为龙头、省级中心为支撑、县级中心为基础”的检验检验测试平台,拥有国家皮革产品质检中心、浙江省经编产品质检中心、浙江省太阳能产品质检中心和3个县级中心(海宁市产品质检所、海宁市计量检定测试所和海宁市食品农产品监测中心),以这些质检中心为依托,海宁质监部门还牵头和参与组建了经编、太阳能利用等产业各级科学技术创新服务平台、标准化信息服务平台。
原来,在质量强市战略实施过程中,海宁市提出了“全力打造与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相适应优质检验检验测试平台”的基本思路,把高起点布局质检科学技术创新服务平台助力产业升级作为一个重要的抓手,围绕海宁市重点产业高质量发展需求,结合区域块状特色产业集聚度高的特点,持续加大质检科技投入。浙江省经编产品质检中心累计获得各类财政专项补助560万元,目前该中心拥有检验测试设备68台套,其中世界一流的检测设备27台套。浙江省太阳能中心一期(光热项目)总投资1400余万元,有一半经费由公共财政补助,目前该中心拥有检验测试设备116台套。
目前海宁建设的经编中心检验测试能力覆盖产品质量标准62个、方法标准366个,其中国外方法标准241个,包括AATCC、ASTM、ISO、DIN、BS、EN、JIS等国际上通用纺织品检验测试标准。涵盖经编服饰用布、经编产业用布、家纺产品、毛针织品、袜子、运动服装、纺织原材料、生态指标等产品和参数指标。省级太阳能中心检验测试能力覆盖产品质量标准7个、方法标准9个,涵盖太阳能热水器检测系统、真空管检测系统、集热器检测系统三大系统和太阳能支架、密封圈材料等太阳能热水器行业相关的绝大部分产品。经编中心还承担了浙江省经编产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任务。太阳能中心下一步也将申请成立浙江省太阳能产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并启动创建国家级中心的报批筹备工作。经编中心以第一起草人主持起草的国家标准《针织泳装面料》、行业标准《涤纶针织面料》已批准发布;太阳能中心目前正参与国家标准GB/T19141《家用太阳热水系统技术条件》的修订工作。
说起这两个中心的作用,海宁各个企业负责人无不交口称赞。近两年来,太阳能中心已帮企业完成新产品性能试验3项,经编中心为15家经编和家纺中小企业申报新产品29项。太阳能中心在3家真空管镀膜企业组织节能降耗试点工作,实现每台线千瓦时的目标,据此该市全年可节电630万千瓦时,节约生产所带来的成本300多万元;该中心帮助超大、正利时两家公司实施“太阳能中温利用”技术攻关,成功试制双通式全玻璃太阳能集热管,打破了太阳能中温利用技术国外垄断局面。经编中心攻克了“棉/莱赛尔型靛蓝色织牛仔布定量分析”难题,还帮企业成功研发低密度双轴向经编高固定性增强材料,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开展质量强市建设,一个重要的落脚点就是产业和企业,特别是企业。提升质量,首先要提升企业质量主体意识,才能把企业质量建设搞好,才能真正把质量强市的目标落实到位。为此,近年来,海宁市质监部门以开展“质量提升”活动为重要抓手,围绕重点产业,突出重点领域,通过强化培训和技术服务,以联盟标准促动,以诚信机制推动等帮扶形式,加强企业质量建设。
2010年4月,有着“中国太阳能之父”称号的清华大学教授殷志强专程来到海宁,为海宁质监局举办的太阳能产品质量提升培训班讲课。这是海宁质监局推出质量提升专家组开展为企业培训服务的一个场景。
为帮助企业搞好质量建设,海宁局一方面抽调科研、检测等方面专业方面技术人才组建质量提升服务专家组,为60家太阳能企业和50家经编企业组织“一对一”、“点对点”、“一对多”质量帮扶。截至目前,已帮扶70家企业解决19个技术难题。一方面邀请国内相关产业界技术权威来海宁辅导,继殷志强之后,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主任助理、全国太阳能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周小雯也来海宁讲解检验设备性能、操作规程、检测验证的方法,并帮企业现场调试检测设备,解决设备操作难题。同年6月,海宁局还邀请浙江大学政府与企业研究所研究员、全国质量奖评审员李世根为全市工业产值超1.5亿元的46家企业,进行了《卓越绩效评价准则》国家标准宣贯培训,为该市企业申报各级政府质量奖提供对口帮扶。
质量诚信推动。海宁质监局以皮革、经编、太阳能、食品等行业为重点,开展了质量守信承诺、质量诚信自律、质量诚信宣言、质量诚信倡议等质量诚信体系建设系列活动。目前已有30多家经编企业主动与行业协会签订《企业质量诚信承诺书》,69家皮革企业提出《质量诚信倡议》并签订《质量诚信宣言》,30家太阳能企业签订《质量诚信承诺书》。
联盟标准促动。海宁市目前通过审定和正在推广的联盟标准总数达到12个,覆盖“三大支柱”产业和“五大优势产业”的龙头产业太阳能利用产业。2009年9月发布了《皮革服装》联盟标准,该联盟标准参照国家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制定,技术指标优于行业标准,目前已在18家皮革龙头骨干企业中推行;2011年1月,发布了《皮革服装生产企业兼直营店质量诚信》联盟标准,已着手在企业中推行。经编产业《柔性灯箱布》联盟标准企业转化率达到100%,每年预计可减少企业损失150万元以上;《经编双轴向涤纶基布》、《合成纤维土工格栅》和《玻璃纤维土工格栅》5个联盟标准相继制定并推广实施。家纺产业《装饰用机织物》联盟标准被列为2009年海宁市委、市政府“推进科学发展致力改善民生”一项重点工作。《家用太阳能热水系统》联盟标准推广实施至今,执行该联盟标准的企业已达42家,产品监督抽查合格率从始至终保持100%,并带动整个行业总体质量水平提升2.6%,让海宁太阳能产业企业市场综合竞争力进一步攀升,联盟企业2009年度太阳能热水器产销量、出口额以及利税同比分别增长28%、58%和增长21%。《中国质量报》